用過 Windows Server 的人一定覺得很奇怪,為什麼 XP 遠端桌面一次只能一個使用者登入,否則其他用戶會被踢出,就連本機登入的用戶也不例外,不過透過一些修改,XP 也可以有 Server 版的能力。
※ 不同帳號可以實現多人登入,相同帳號登入的話還是會踢掉先前登入的連線喔!
原理就是修改 termsrv.dll 這個檔案,把這個檔的 HEX Code 位置 00022A6A 值寫成 16 90 ,然後在修改登錄表把多人連線開啟即可,不過這道手續可以不用自己作,網路上已經有很多熱心網友發表了改好的檔案,下面就提供自動安裝修改的程式(限 XP SP3)。
快樂檔下載 http://ee.jaips.com/files/termsrv_sp3_patch.zip
若不放心此安裝檔可到 Google 搜尋 Multiple Remote Desktop SP3 即可找到手動安裝訊息
重新開機狂按 [F8] 進入安全模式
執行安裝檔,確認複製了兩次檔案。
之後可能會跳出檔案保護警告視窗 "正確執行所需要的檔案已被無法識別的版本所取代…" 此時請按 [取消] 即可,千萬不要真的插入 CD,否則檔案會被回覆成原來的。
最後會匯入註冊表,請按 [是(Y)] 。
再按 [確定] (也只能按 [確定])
重新開機(正常開機)試試可不可以多人連線吧!
※開啟遠端桌面請到 [控制台]→[系統]→[遠端],勾選 [允許使用者遠端連線到這部電腦(C)] ,按下 [選取遠端使用者(S)...] 按鈕,被新增的使用者(存在列表上)才能遠端登入。
噗落格的資訊空間-網路技術分享-Asp.Net.VB.C#.程式開發.微網誌.網路行銷.facebook 行銷.噗浪行銷.社群行銷
分享 ASP,ASP.NET,VB,C#,程式開發,網站設計,部落格,微網誌,網路行銷,facebook 行銷,噗浪行銷,社群行銷,電腦硬體軟體,網路賺錢等資訊內容。『噗落格』裡的文章大多是從各網站摘錄(轉貼)下來的,僅提供研究及筆記之用途,如有侵權請留言告知!一開始不打算賺錢,一個不可能中的可能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男人工作20年,終於回家了,老闆問:你是要20年工資還是3句忠告?
一個男人在外工作20年,終於要回家了,老闆問他:你是要20年的工資還是要3句忠告?男人說我明天上路,明早給您答案好嗎?老闆說可以。當晚男人未眠…早晨,他對老闆說:我要3個忠告。
於是老闆給他3句話。
一、不要試圖尋找不可能的捷徑,世上沒有便宜的事,只有腳踏實地才是最好的方法…無論做何事。
二、不要對明知不是好事的事過分好奇,有可能你會因此而喪命。
三、不要在衝動時做任何決定,否則這個決定就有可能成為你一輩子的遺憾。
說完老闆給男人一些錢和三個麵包,並叮囑:最大的麵包在到家後才能吃。 男人上路了…他走了好幾天…把第一個麵包吃了一半了,沒過多久遇到一個路口,他打聽:請問到**走哪條路近?路人甲:走小路吧,近。路人乙:走大路吧,安 全。他迫不急待要與妻子見面,於是走了小路。走了沒多久就聽到有路人說附近鬧山賊,於是他想起了老闆的第一個忠告:不要試圖尋找捷徑。於是他回頭去走那條 大路。又走了幾天,第二個麵包也吃了一部分了…他找到一家極便宜的客棧投宿。半夜聽見有女子哭聲,他睡不下。於是決定出門看看。這時他想到了第二個忠告: 不要對明知不是好事的事過分好奇。於是他又睡下了。
第二日起程時,店家驚道:你還活著?!他不解,遂問原由。店家說他有個瘋女兒,發病時用哭聲引人出來再 將其殺害,昨晚投宿的客人只有你一個活著。男人長歎:啊… 又走了幾天,當第二個麵包吃完時他已離家不遠了。他更加激動了。天剛黑下來沒多久,他就走到了自己的村子。到家時他剛準備敲門,卻聽到屋裡有男人的聲 音。他氣極了,拿起一把砍柴刀就準備沖進屋子將那男的殺掉。但這時他想到了第三個忠告:不要在衝動時做任何決定,可能這個決定會讓你後悔一輩子。於是他冷 靜下來,在屋外坐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他很早就敲開了門,妻子見他回來十分高興。但他卻很冷漠:那個男人是誰?他妻子笑曰:那是我們的兒啊…你走後沒多久我 就…這時他發現這個年輕小夥竟和自己長得相似極了。父子初次見面,相擁而泣…一陣關切過後男人拿出第三個麵包準備和妻、子一齊分享…切開之後卻發現20年 的工資全在裡面。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考慮清楚否則到最後後悔的是自己!
成大事必備6種能力、9種手段、6種心態
一:沉穩
(1)不要隨便顯露你的情緒。
(2)不要逢人就訴說你的困難和遭遇。
(3)在徵詢別人的意見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講。
(4)不要一有機會就嘮叨你的不滿。
(5)重要的決定儘量有別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發佈。
(6)講話不要有任何的慌張,走路也是。
二:細心
(1)對身邊發生的事情,常思考它們的因果關係。
(2)對做不到位的執行問題,要發掘它們的根本癥結。
(3)對習以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進或優化的建議。
(4)做什麼事情都要養成有條不紊和井然有序的習慣。
(5)經常去找幾個別人看不出來的毛病或弊端。
(6)自己要隨時隨地對有所不足的地方補位。
三:膽識
(1)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詞句
(2)不要常常反悔,輕易推翻已經決定的事。
(3)在眾人爭執不休時,不要沒有主見。
(4)整體氛圍低落時,你要樂觀、陽光。
(5)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為有人在看著你。
(6)事情不順的時候,歇口氣,重新尋找突破口,就結束也要乾淨俐落。
四:大度
(1)不要刻意把有可能是夥伴的人變成對手。
(2)對別人的小過失、小錯誤不要斤斤計較。
(3)在金錢上要大方,學習三施(財施、法施、無畏施)
(4)不要有權力的傲慢和知識的偏見。
(5)任何成果和成就都應和別人分享。
(6)必須有人犧牲或奉獻的時候,自己走在前面。
五:誠信
(1)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說,說了就努力做到。
(2)虛的口號或標語不要常掛嘴上。
(3)針對客戶提出的“不誠信"問題,拿出改善的方法。
(4)停止一切“不道德"的手段。
(5)耍弄小聰明,要不得!
(6)計算一下產品或服務的誠信代價,那就是品牌成本。
六:擔當
(1)檢討任何過失的時候,先從自身或自己人開始反省。
(2)事項結束後,先審查過錯,再列述功勞。
(3)認錯從上級開始,表功從下級啟動
(4)著手一個計畫,先將權責界定清楚,而且分配得當。
(5)對“怕事"的人或組織要挑明瞭說。
(6)因為勇於承擔責任所造成的損失,公司應該承擔
成大事的九種手段:
1、敢於決斷--克服猶豫不定的習性很多人之所以一事無成,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敢於決斷的手段,總是左顧右盼、思前想後,從而錯失成功的最佳時機。成大事者在看到事情的成功可能性到來時,敢於做出重大決斷,因此取得先機。
2、挑戰弱點--徹底改變自己的缺陷人人都有弱點,不能成大事者總是固守自己的弱點,一生都不會發生重大轉變;能成大事者總是善於從自己的弱點上開刀,去把自己變成一個能力超強的人。一個連自己的缺陷都不能糾正的人,只能是失敗者!
3、突破困境--從失敗中撮成功的資本人生總要面臨各種困境的挑戰,甚至可以說困境就是“鬼門關”。一般人會在困境面前渾身發抖,而成大事者則能把困境變為成功的有力跳板。
4、抓住機遇--善於選擇、善於創造機遇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有些人浪費機遇輕而易舉,所以一個個有巨大潛力的機遇都悄然溜跑,成大事都是絕對不允許溜走,並且能縱身撲向機遇。
5、發揮強項--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一個能力極弱的人肯定難以打開人生局面,他必定是人生舞臺上重量級選手的犧牲品;成大事者關於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充分施展才智,一步一步地拓寬成功之路。
6、調整心態--切忌讓情緒傷害自己心態消極的人,無論如何都挑不起生活和重擔,因為他們無法直面一個個人生挫折,成大事者則關於高速心態,即使在毫無希望時,也能看到一線成功的亮光。
7、立即行動--只說不做,徒勞無益一次行動勝過百遍心想。有些人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所以看不到更為實際現實的事情在他身上發生;成大事者是每天都靠行動來落實自己的人生計畫的。
8、善於交往--巧妙利用人力資源一個人不懂得交往,必然會推動人際關係的力量。成大事者的特點之一是:善於靠借力、借熱去營造成功的局勢,從而能把一件件難以辦成的事辦成,實現自己人生的規劃。
9、重新規劃--站到更高的起點上人生是一個過程,成功也是一個過程。你如果滿足于小成功,就會推動大成功。成大事者懂得從小到大的艱辛過程,所以在實現了一個個小成功之後,能繼續拆開下一個人生的“密封袋”。
於是老闆給他3句話。
一、不要試圖尋找不可能的捷徑,世上沒有便宜的事,只有腳踏實地才是最好的方法…無論做何事。
二、不要對明知不是好事的事過分好奇,有可能你會因此而喪命。
三、不要在衝動時做任何決定,否則這個決定就有可能成為你一輩子的遺憾。
說完老闆給男人一些錢和三個麵包,並叮囑:最大的麵包在到家後才能吃。 男人上路了…他走了好幾天…把第一個麵包吃了一半了,沒過多久遇到一個路口,他打聽:請問到**走哪條路近?路人甲:走小路吧,近。路人乙:走大路吧,安 全。他迫不急待要與妻子見面,於是走了小路。走了沒多久就聽到有路人說附近鬧山賊,於是他想起了老闆的第一個忠告:不要試圖尋找捷徑。於是他回頭去走那條 大路。又走了幾天,第二個麵包也吃了一部分了…他找到一家極便宜的客棧投宿。半夜聽見有女子哭聲,他睡不下。於是決定出門看看。這時他想到了第二個忠告: 不要對明知不是好事的事過分好奇。於是他又睡下了。
第二日起程時,店家驚道:你還活著?!他不解,遂問原由。店家說他有個瘋女兒,發病時用哭聲引人出來再 將其殺害,昨晚投宿的客人只有你一個活著。男人長歎:啊… 又走了幾天,當第二個麵包吃完時他已離家不遠了。他更加激動了。天剛黑下來沒多久,他就走到了自己的村子。到家時他剛準備敲門,卻聽到屋裡有男人的聲 音。他氣極了,拿起一把砍柴刀就準備沖進屋子將那男的殺掉。但這時他想到了第三個忠告:不要在衝動時做任何決定,可能這個決定會讓你後悔一輩子。於是他冷 靜下來,在屋外坐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他很早就敲開了門,妻子見他回來十分高興。但他卻很冷漠:那個男人是誰?他妻子笑曰:那是我們的兒啊…你走後沒多久我 就…這時他發現這個年輕小夥竟和自己長得相似極了。父子初次見面,相擁而泣…一陣關切過後男人拿出第三個麵包準備和妻、子一齊分享…切開之後卻發現20年 的工資全在裡面。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考慮清楚否則到最後後悔的是自己!
成大事必備6種能力、9種手段、6種心態
一:沉穩
(1)不要隨便顯露你的情緒。
(2)不要逢人就訴說你的困難和遭遇。
(3)在徵詢別人的意見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講。
(4)不要一有機會就嘮叨你的不滿。
(5)重要的決定儘量有別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發佈。
(6)講話不要有任何的慌張,走路也是。
二:細心
(1)對身邊發生的事情,常思考它們的因果關係。
(2)對做不到位的執行問題,要發掘它們的根本癥結。
(3)對習以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進或優化的建議。
(4)做什麼事情都要養成有條不紊和井然有序的習慣。
(5)經常去找幾個別人看不出來的毛病或弊端。
(6)自己要隨時隨地對有所不足的地方補位。
三:膽識
(1)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詞句
(2)不要常常反悔,輕易推翻已經決定的事。
(3)在眾人爭執不休時,不要沒有主見。
(4)整體氛圍低落時,你要樂觀、陽光。
(5)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為有人在看著你。
(6)事情不順的時候,歇口氣,重新尋找突破口,就結束也要乾淨俐落。
四:大度
(1)不要刻意把有可能是夥伴的人變成對手。
(2)對別人的小過失、小錯誤不要斤斤計較。
(3)在金錢上要大方,學習三施(財施、法施、無畏施)
(4)不要有權力的傲慢和知識的偏見。
(5)任何成果和成就都應和別人分享。
(6)必須有人犧牲或奉獻的時候,自己走在前面。
五:誠信
(1)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說,說了就努力做到。
(2)虛的口號或標語不要常掛嘴上。
(3)針對客戶提出的“不誠信"問題,拿出改善的方法。
(4)停止一切“不道德"的手段。
(5)耍弄小聰明,要不得!
(6)計算一下產品或服務的誠信代價,那就是品牌成本。
六:擔當
(1)檢討任何過失的時候,先從自身或自己人開始反省。
(2)事項結束後,先審查過錯,再列述功勞。
(3)認錯從上級開始,表功從下級啟動
(4)著手一個計畫,先將權責界定清楚,而且分配得當。
(5)對“怕事"的人或組織要挑明瞭說。
(6)因為勇於承擔責任所造成的損失,公司應該承擔
成大事的九種手段:
1、敢於決斷--克服猶豫不定的習性很多人之所以一事無成,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敢於決斷的手段,總是左顧右盼、思前想後,從而錯失成功的最佳時機。成大事者在看到事情的成功可能性到來時,敢於做出重大決斷,因此取得先機。
2、挑戰弱點--徹底改變自己的缺陷人人都有弱點,不能成大事者總是固守自己的弱點,一生都不會發生重大轉變;能成大事者總是善於從自己的弱點上開刀,去把自己變成一個能力超強的人。一個連自己的缺陷都不能糾正的人,只能是失敗者!
3、突破困境--從失敗中撮成功的資本人生總要面臨各種困境的挑戰,甚至可以說困境就是“鬼門關”。一般人會在困境面前渾身發抖,而成大事者則能把困境變為成功的有力跳板。
4、抓住機遇--善於選擇、善於創造機遇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有些人浪費機遇輕而易舉,所以一個個有巨大潛力的機遇都悄然溜跑,成大事都是絕對不允許溜走,並且能縱身撲向機遇。
5、發揮強項--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一個能力極弱的人肯定難以打開人生局面,他必定是人生舞臺上重量級選手的犧牲品;成大事者關於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充分施展才智,一步一步地拓寬成功之路。
6、調整心態--切忌讓情緒傷害自己心態消極的人,無論如何都挑不起生活和重擔,因為他們無法直面一個個人生挫折,成大事者則關於高速心態,即使在毫無希望時,也能看到一線成功的亮光。
7、立即行動--只說不做,徒勞無益一次行動勝過百遍心想。有些人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所以看不到更為實際現實的事情在他身上發生;成大事者是每天都靠行動來落實自己的人生計畫的。
8、善於交往--巧妙利用人力資源一個人不懂得交往,必然會推動人際關係的力量。成大事者的特點之一是:善於靠借力、借熱去營造成功的局勢,從而能把一件件難以辦成的事辦成,實現自己人生的規劃。
9、重新規劃--站到更高的起點上人生是一個過程,成功也是一個過程。你如果滿足于小成功,就會推動大成功。成大事者懂得從小到大的艱辛過程,所以在實現了一個個小成功之後,能繼續拆開下一個人生的“密封袋”。
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Oracle資料庫12c 多租戶架構為雲端而生
甲骨文(Oracle)資料庫在IT領域相當有名,不少國際知名企業採用他們的產品,面臨雲端運算、巨量資料的時代,Oracle資料庫也帶來了重大改版。甲骨文於7月推出最新的Oracle資料庫12c,這個月正式在台亮相,號稱業界首款雲端資料庫,主要有三大特色:多租戶架構、資料壓縮及隱匿機密資訊。
雲端運算面臨的挑戰之一即是巨量資料的儲存,傳統資料庫儲存結構已無法滿足巨量資料的查詢,Oracle資料庫12c最重要的特色就在「多租戶架構(Multitenant)」。
多租戶架構在底層建立一個Container Database,可整併多個資料庫為單一資料庫進行管理,因而提升伺服器資源使用率,節省升級、備份、復原資料庫所需的時間和作業程序。在Container Database之上的各個資料庫,也變成隨時可插拔的狀態(Plugable DB),提供幾近瞬間的資料庫配置和複製。
由於資料庫可輕易的在Container Datbase間移動,對資料庫服務供應商而言,可方便的將客戶資料庫,在不同服務等級間升級、降級。另一方面,Oracle資料庫12c在資料庫層支援多租戶技術,而非在應用軟體層,因此能使獨立軟體開發商(ISV)應用軟體,符合SaaS的需求。
Oracle資料庫12c的熱感地圖(Heat Map)功能,可監測資料庫的讀/寫狀態,透過讀取頻率判斷其為熱資料(經常讀取)、暖資料(唯讀)或冷資料(極少讀取)。從而自行定義伺服器管理政策,將冷資料用最高的比例壓縮歸檔,節省空間,卻仍然可以讓熱資料擁有較低的壓縮比,維持資料的可異動性。
在安全性方面,Oracle資料庫12c新增隱匿機密資訊(Redaction)的功能,無需更動應用程式碼,即可在資料庫層級,依照使用者權限動態遮蔽敏感資訊。例如權限不夠的人會看到暗碼,權限等級高的人可看到明碼。同時納入最新的執行權限分析(Run-Time Privilege Analysis),協助企業辨識實際使用者的權限和角色,防堵潛在的人為弊端。
雲端運算面臨的挑戰之一即是巨量資料的儲存,傳統資料庫儲存結構已無法滿足巨量資料的查詢,Oracle資料庫12c最重要的特色就在「多租戶架構(Multitenant)」。
多租戶架構在底層建立一個Container Database,可整併多個資料庫為單一資料庫進行管理,因而提升伺服器資源使用率,節省升級、備份、復原資料庫所需的時間和作業程序。在Container Database之上的各個資料庫,也變成隨時可插拔的狀態(Plugable DB),提供幾近瞬間的資料庫配置和複製。
由於資料庫可輕易的在Container Datbase間移動,對資料庫服務供應商而言,可方便的將客戶資料庫,在不同服務等級間升級、降級。另一方面,Oracle資料庫12c在資料庫層支援多租戶技術,而非在應用軟體層,因此能使獨立軟體開發商(ISV)應用軟體,符合SaaS的需求。
Oracle資料庫12c的熱感地圖(Heat Map)功能,可監測資料庫的讀/寫狀態,透過讀取頻率判斷其為熱資料(經常讀取)、暖資料(唯讀)或冷資料(極少讀取)。從而自行定義伺服器管理政策,將冷資料用最高的比例壓縮歸檔,節省空間,卻仍然可以讓熱資料擁有較低的壓縮比,維持資料的可異動性。
在安全性方面,Oracle資料庫12c新增隱匿機密資訊(Redaction)的功能,無需更動應用程式碼,即可在資料庫層級,依照使用者權限動態遮蔽敏感資訊。例如權限不夠的人會看到暗碼,權限等級高的人可看到明碼。同時納入最新的執行權限分析(Run-Time Privilege Analysis),協助企業辨識實際使用者的權限和角色,防堵潛在的人為弊端。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jQuery 陣列範例
var obj = { one:1, two:2, three:3, four:4, five:5 }; var arr = [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 //取得陣列的值 alert(arr[0]); //使用For迴圈取得陣列的值 for( i in arr){ alert(arr[i]); } //使用For迴圈取得陣列的值 for( i in obj){ alert(("#" + i) + " :: " + obj[i]); } //使用each迴圈取得陣列的值 $.each(obj, function(i, val) { alert(("#" + i) + " : " + obj[i]); });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做軟體開發專案規劃時, 常會碰到助理問我一個問題, SA,SD和SE的差別在那裡 ?
做軟體開發專案規劃時, 常會碰到助理問我一個問題, SA,SD和SE的差別在那裡 ? 這個問題我以前也有過, 還頗為困擾, 系統分析和系統設計及系統工程到底有什麼差別 ? SA和SD的工作又有何不同 ? 這兩者的養成教育又有何差異 ?在過去, SA,SD及SE的確很難區分, 甚至這些角色常常會透過軟體工程師來混合發展。 隨著IT領域的發展, SA,SD及SE漸漸的成為了大型專案必需要的專業分工, 這三者間是有相當的差異的, 不管是養成過程, 甚或是未來的發展, 都大相徑庭, 而要成為一名稱職的PM, 是要能區分出這三者的差異, 才能妥善的安排工作的。 [SA,系統分析師] SA是 System Analysis 的縮寫, 一般稱為系統分析, 主要的工作就是透過一系列的分析工作, 把客戶想要的結果產生方式, 以各種文件表達出來, 讓開發團隊可以根據這些文件實作出這個結果。 這樣的解釋比較文縐縐一點, 用個通俗一點的方式比喻, 就像是要做出一道宮保雞丁時, 就會有食譜一樣, 裡面會介紹需要的材料及做菜的順序, 然後裡面也會強調要以怎樣手法才能產生出某種效果, 以促進色香味。 這樣的過程裡, SA是較為偏重於在工作流程和處理邏輯的, 透過SA, 開發團隊才可以理出整個系統的架構, 一種做事的脈絡, 以及系統和工作間的關連性, 最重要的, 是這些結果都會被SA呈現在文件中, 而非放在少數人的腦袋裡。 SA不僅止是要針對電腦裡的東西去運作及規劃, 還包括了現實世界裡的實體流程及組織。在很多的情況下, 配合新系統的組織及流程, 是要由SA來執行的。總結起來, 在一個開發案裡, SA執行以下的工作: · 藉由系統需求書, 使用者的現有標準作業流程來建立出符合期望的新作業流程及搭配流程的系統功能及模組規劃 · 依據功能及模組規劃案, 定出初步的資料庫內容及系統與使用者間的權限搭配規範 · 定出各個軟體零件的規範, 如物件, 函數庫, ...等等 · 設計新的標準作業流程, 並把系統功能或模組綁入這些流程中 · S.A依據客戶的環境及需求, 尋找合適的SD來搭配 而SA也有以下的特色: · 對於系統在怎樣的環境及用什麼開發工具, 並不十分在意, 良好的S.A產生出來的文件, 使用不同的開發工具都應該可以完成, 產生相同的結果, 但那一種最合適, 由SD決定 · SA偏重於流程及執行邏輯的表達 · SA著重於軟體邏輯, 對開發工具的學習並不是十分重要, 所以會一種語言即可, 主要是以該語言工具來實踐邏輯觀。 · SA一定要有全局觀, 也就是不能拘泥於一個角度或是一個局部去思考問題, 這一點是尋找優秀SA時最困難的。因為在規劃模組及功能時, 一定要同時考量到所有直接相關及間接相關的程序及邏輯問題, 因此要有全局觀。 相較於SD, SA更側重在邏輯及工作順序搭配的表達, SA並不需要去關切使用什麼作業系統或是什麼開發工具, 如前特色所述, 好的SA文件, 可以用任何一種開發工具來實現。當然, SA不受限於IT技術, 但卻會有專業領域的限制。 很少有SA同時專精於數個領域的, 熟悉汽車業運作規範的SA, 在金融業的開發案裡, 就很難討好, 反之亦然。但SD沒有這種限制, 基本上SD可以和任何行業的專案開發團隊配合運作。 會如此的原因是SA是偏重於流程及管理分析及重新再造工作的。而作業流程, 除了少數領域裡共通性高, 在核心流程上, 是需要長期鑽研的。前面提及的汽車及金融業就是一例。 所以, 一個SA必需具備以下的能力,資歷及專業訓練: 1. 至少熟悉一種程式開發語言 2. 熟悉軟體工程, 對於開發工具的元素及特色熟悉 3. 對管理制度或作業流程設計熟悉 4. 熟悉UML或類似的系統描述工具 5. 邏輯能力良好 6. 良好的溝通能力, 主要作為瞭解需求之用 7. 相關的業界熟悉度 在三者之中, SA是最接近PM的, 所以SA在做生涯規劃時, 不妨以PM做為下一個發展的專業目標。 [SD, 系統設計師] 一般來說, SD在生涯規劃裡, 並不是SA或是PM。當然, 一定要硬來一次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但要走這條路, 就要趁早轉職, 因為SD畢竟是較為幕後的工作, 在與客戶的溝通協調上, 並不會有太高的要求, 也較不需要公司管理層面的全局觀。 表面上看起來, SD沒有SA那麼多的工作要求, 但實際上SD是最需要天賦的工作, 不管是畫面的構成, 操作的手順及調整, 甚至於元件的定義及物件的規範, 全都需要一些天賦。很多軟體, 功能很強, 但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或者怎麼用就怎麼憋扭, 功能帶來的效益, 全都被這些毛病給遮蓋掉了, 這就是SD的問題。 另外, SD也扮演了系統最佳化的推手。SA所規劃出來的要求及佈置, 都只是邏輯上的構思, 在不同的工具上, 可能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表現, 也可能會難以展示, 這都需要藉由SD對使用環境及開發工具的瞭解, 來進行調整和規劃。 舉例來說, 同樣是一套財務軟體, 在WINDOWS XP, MAC, X WINDOWS下, 就會有很不一樣的展現模式和技巧。如果再搭配上不同的開發工具, 如C++, JAVA, .NET, PHP, ...那差異更多。對SA而言, 這些東西他都不用去考慮, 但SD就不同了, 這些不同的地方, 並不僅僅只是如此而已, 有時還會包括了開發成本及時間問題, SD的重要度, 由此可知。 在一個客製化專案裡, SD的工作內容如下: · 設計畫面元素規範 · 設計頁面結構及規則 · 設計系統操作畫面, 並編定欄位規範及防呆處理 · 設計權限管理與系統操作機制 · 撰寫使用手冊 · 調整DB之各項定義, 使其符合畫面欄位規範及操作搭配 · 配合SA撰寫系統開發文件, 供程式師CODING之用 · 撰寫UI(使用者介面)測試計劃書 而做為一名稱職的SD, 以下的條件, 是必要的: 1. 至少對一個作業系統極為熟悉, 對於這個作業系統的各個元件特性及API, 有充分的瞭解 2. 熟悉2種以上的開發工具, 而專案所需的工具, 必需是其擅長的之一, 其熟悉度包含了標準安裝裡的各個函數庫, 系統常數, 物件定義, 語法, 主要的輔助工具開發廠商, 及重要的工具使用方法 3. 具一定的美學感 4. 至少能使用一種繪圖工具軟體 5. 曾經擔任職業軟體工程師三年以上 可以這樣說, SA給了系統靈魂和神經系統, SD則是給了系統軀體和外觀, 兩者的結合, 才能產生出正確, 美觀又好用的系統。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不太愛和太多人打交道的IT人, 又對使用者介面有那麼點執著及天賦, 那麼, SD絕對是適合你的好選擇。 [SE, 系統工程師] 就某種角度來看, SE對PM而言, 算是萬金油, 只要做IT專案, 那就一定用得上, 差別只是要選那一個專業的SE而已。系統建置安裝要SE, 使用者環境要SE, 甚至到硬體選擇及佈建, 都要用到SE, 有什麼IT專案跟這個沒有關係呢 ? 當然, 雖然SE是到處都吃得開, 但相對的也是專案裡面最沈默及少有聲音的一群。他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建構出一個可以執行系統的環境, 系統要如何展現, SE可以給SA和SD一些建議, 但建議時機通常都是在系統運行出了些非系統可以掌握的問題後。 系統工程師基本條件上, 和SD最為接近, 但有一點不同, 就是不需要有很好的軟體開發經驗, 也就是不太需要會寫程式。但要對作業系統, 服務器系統, 網路運用環境有相當程度的瞭解。 SE通常是三者中最為博學一員, 好的SE雖然不一定要程式寫的呱呱叫, 但卻不能對編程一無所知, 對作業系統及開發工具也要有一定的熟悉度, 甚至部份網管有關的工作也要有所涉獵, 所以算得上是專案裡的萬金油。 在專案裡, SE所要執行的工作如下: · 規劃及建置系統執行環境 · 安裝及設定使用者端環境 · SERVER安裝及設定 · 提供環境設置竟見給SA及PM · 最佳化系統可靠度及效度 · 撰寫可靠度及效能測試計劃書 · 對電腦及相關週邊設備有一定熟悉度 而一名SE則有下列基本要求: 1. 至少熟悉一種作業系統, 尤其是讓系統的設定及微調等相關技術 2. 至少熟悉一種網路伺服器作業系統, 對如何設定及最佳化熟悉 3. 曾任軟體工程師職務一年以上或熟悉一種開發工具 4. 對網路環境有一定的認識, 尤其是一些通訊設置 5. 熟悉可靠度及效能的評估方法, 並瞭解與系統環境相關之設定 基本上, 如果擁有了像SD一樣的技術背景及個性, 但在美學上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那麼SE算是極佳的選擇了。一般而言, SE的下一個生涯規劃, 會比較偏重於技術性兵種, 像是DBA或是網管, 對於IT產品比較有狂熱或愛好的人, SE是極佳的出路。 [在專案中的運用時機] 基本上SE是萬金油, 只要是IT的案子裡就一定要塞一個SE進去, 因為沒有IT專案不需要使用工程技術的, 差別只在使用何種工程技術而已。在套裝軟體的導入專案裡, SE負責處理軟體使用環境, 解決非系統性問題, 安置及調整資料庫和網路環境, 然後安裝啟動。所有系統運行所需要的條件, 都要由SE來解決和處理, 但這些工作全都不會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但卻又重要無比, 算得上是幕後的英雄。 會同時運用到SA,SD及SE的專案, 還是以客製化開發為主的。 在開發型專案裡, SA團隊要負責初期的需求調查及整體架構的規劃, 將所有的系統開發工作內容轉化成井井有條的文件, 並且適度的分割及派送, 並確保未來這些被分割的開發結果能夠在未來可以正確運作。 SD 則在SA的文件中去尋求系統呈現的一致性, 易用性及保證開發工具可以正確無誤的展現SA的要求結果。所以SD要負責操作界面的外觀設計, 訂定一致的展現規範, 設計系統操作畫面及操作手順, 同時配合SA完成系統開發文件。基本上, 開發文件中, 是包含系統使用手冊初稿的。 SD在設計時, 必需與SA充分配合, 以確保設計的系統符合需求及運作要求。 除了上述的工作內容外, 這三者都要撰寫測試計劃, SA著重在於資料的流動符合原先規劃的順序及結果測試, SD則著重在操作畫面中的防呆測試及操作介面的正確性, 而SE則在系統可靠度上進行規劃。 [軟體工程師何時轉職 ?] 每一個寫程式的人心裡都明白, 這工作不可能做一輩子。不單單是體力及腦力問題, 最重要的是寫程式, 經濟價值實在有限。 我不會否認有很多的程式高手, 但重點不在於你有多優秀, 而是有多少老闆願意付出和你努力成正比的薪資來顧用你。不是沒有這種工作, 而是如同鳳毛麟角, 而且, 這種工作通常你也做不久, 因為壓力太大, 消耗青春太劇烈了。 退一步來說, 你也不值得付出這麼多, 在良好的SA及SD的規劃下, 工程師只要達成一般標準, 就可以解決掉九成以上的軟體開發需求, 除非是機緣巧合, 或是你很有興趣, 否則另外那一成的工作, 你是很難有機會碰上, 或者, 就算碰上, 也沒法子養活你一輩子。 軟體工程師總有一天要轉職的, 這是他們的宿命。 當要轉職時, 他們有幾個選擇, SA, SD, SE, 出去當老闆及換一行等諸多選擇。看起來雖多, 但其實晚景淒涼, 因為寫程式都是關起來寫, 長期自閉的結果, 當他們想轉職時, 很難擁有足夠的人脈來支撐他們換個前途光明的事業。一般人羨慕IT人的高薪, 卻不曉得只是寅支卯糧, 沒有妥善的規劃, 後勢看跌的。 前面的五個選項, 基本上最後兩項只是充場面, 只有少數人才能選那兩個, 大多數軟體工程師還是要在前三者中選一個來發展的。 SA看起來最風光, 未來也是潛力最好的, 但很遺憾的, 軟體工程師裡, 只有少數人適合這個職務。因為這個工作是很需要和別人打交道的, 而好的軟體工程師通常這一點非常不擅長。 因此, 如果你自認為擅於溝通, 三姑六婆都是你的紅顏知己, 邏輯能力不錯, 又對管理有興趣, 那麼SA是你很好的選擇, 程式功力並不是你要考慮的重點。 相對的, 你對使用者介面很有心得, 而且在美感上也獲得了同事的一致讚賞, 程式功力也有那麼一點自信, 討厭和不是搞IT的人打屁聊天, 那不要懷疑, SD是你最佳的歸宿。 最後, 你覺得IT的世界對你充滿了吸引力, 無論是作業系統, 開發工具或是軟體及IT設備都是如此的吸引你, 人與人的接觸對你來說並不是人生的首要需求, 層出不窮的IT科技讓你陶醉其中, 那麼, SE絕對是你的首選。 要如何轉職, 每一個軟體工程師是要誠實面對自己的, 而不是依前途來決定自己要選什麼職務, 如果你依這種方式選, 以我個人在職場生涯的經驗, 這樣的人很難散發出光芒, 也難以有他期望的成就。所以, 現在在寫程式, 正在想要轉職的工程師, 請謹慎而且誠實的面對自己, 做出恰當的選擇。 [結語] 以上是個人提供給對於SA, SD及SE或到困惑的朋友, 做為參考及工作分配的依據。這三者的產生, 其實也是源於目前IT技術的成長過於快速, 所以必需針對軟體工程進行適切的分工, 才能應付好日益複雜的IT環境。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傾聽關鍵心
傾聽,是成功的管理者應該具備的至關重要的素質。 想要進行一場成功的溝通嗎?首先,您需要先成為一位成功的傾聽者。傾聽就是注意看、專心聽。聰明的傾聽者,不僅要掌握說話者表達的重點,對表層話語有正確的理解,從說話者語氣和肢體動作中演繹隱含訊息,並且要把握說話者的表達原意。唯有如此,才能達到真正的思想交流和人際溝通。 傾聽技巧 傾聽往往被認為「聽見」,這是一種危險的誤解,導致「有效的傾聽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的錯誤思想。學習發展傾聽技巧,不知不覺中可提升人際交流。傾聽者平均只能聽進35%的效率;而缺乏傾聽技巧往往錯失良機、產生誤解、衝突和拙劣的決策,或因問題無法及時發現而導致危機。 有效的傾聽是可以透過學習而獲得的技巧;藉由認識自己的傾聽行為,有助於成為一位高效率的傾聽者。高效率傾聽四步曲如下: 1.直接說明:直接反應聽見他(她)話裡的意思。「我想你(妳)剛 才是要告訴我……」 2.仔細觀察:細心觀察他(她)的聲調和肢體語言。「我發現你(妳)每次一談到…聲音就……」 3.回應:點出他(她)心中的感覺。「你(妳)是不是覺得很難過(或委屈、生氣、憤怒、無助、憂傷、無辜、絕望)?」 4.要求:引發更多訊息,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希望你(妳)能告訴我多一點有關……」 傾聽層次與箴言 傾聽,不單單是聽見、聽到,更需要的是留神聽、仔細聽。按照影響傾聽效率的行為特徵,傾聽可分為三種層次。傾聽者從層次一到層次三的過程,就是溝通能力、交流效率不斷提高的過程。《聖經‧箴言書》把藐視智慧、不肯聽人勸教的人,統稱為「愚昧人」。 層次一:傾聽者完全沒有留意說話人所說的話,假裝在聽其實卻在考慮其他毫無關聯的事情,或內心想著辯駁。他更感興趣的不是聽,而是說。這種層次上的傾聽,導致的是關係的破裂、衝突的出現和拙劣決策的制定。 層次二:人際溝通關鍵在於對詞句話語意義的理解。聽者主要傾聽詞句和內容,但卻錯失了說話者重要的語調、體態、手勢、臉部表情和眼神所表達出的意思;導致誤解、錯誤的理解、時間的浪費和對消極情感的忽略。 層次三:優秀傾聽者的特徵,是在說話者的資訊中,尋找感興趣的部分,以獲取新的有效資訊。高效率的傾聽者清楚自己個人的喜好,避免對說話者做出武斷的評價;對於激烈的言語,能掌控自我情緒,不受負面的影響;不急於做出判斷,而是感同身受對方的情感。詢問而不辯解、設身處地看待人事物。 傾聽高手 有效率的傾聽者,是透過對他人說話的內容表示感興趣,不斷創建一種積極、雙贏的過程。如何成為一位傾聽高手?移情式傾聽的原則是成功之要素: 1. 專心:透過非語言行為,如眼睛接觸、某個放鬆的姿勢、某種友好的臉部表情和宜人的語調,可建立積極和諧的氛圍。輕鬆、專注的表現,可使對方感到安全和被看重。 2. 興趣:帶著理解和相互尊重進行傾聽。 3. 關心:正如一塊共鳴板,讓說話者試探你的意見和情感,同時感受到你是以一種非裁決的、非評判的姿態出現。不要立即問一大堆的問題。 4. 像面鏡子:回饋你認為對方當時正在考慮的內容;總結說話者的內容以確認你完全理解他所說的話。 5. 避免先入為主:以個人態度投入問題時,往往導致憤怒和受傷的情感;過早立下結論,顯得武斷。 6. 回應口語:回應簡單的語句,例如「呃」、「噢」、「我明白」、「是的」或「有意思」等,來認同對方的陳述;還有「說來聽聽」、「我們討論討論」、「我想聽聽你的想法」或者「我對你說的話很感興趣」等 ,鼓勵說話者談論更詳盡的內容。 傾聽十誡 美國著名的心理諮商專家,柏歐拉大學(Biola University)婚姻、家庭與兒童輔導研究院前院長賴諾曼博士(H. Norman Wright)在《老公老婆來說地》(More Communication Keys for Your Marriage)一書中,將眾多有關傾聽者應該注意的事項歸納出十點,稱之為「傾聽十誡」: 1. 不可審判論斷:除非你全盤瞭解,否則就不該隨意批評或論斷。 2. 不可穿鑿附會:不在對方的話語上任意作邏輯推演,或附加自己的主觀意見。 3. 不可自以為是:不以自己選擇性的聽,當作對方的原意。 4. 不可心猿意馬:不讓注意力或思想到處亂跑。 5. 不可故步自封:不封閉心靈拒絕不喜歡的觀點、對立的意見或不同角度的看法。 6. 不可過度期盼:不容許情緒控制理性,或理性控制心靈。 7. 不可胡亂猜測:除非發言者自己解釋,傾聽者不可替人註解。 8. 不可預作定論:不在傾聽中途,預先立下自己的定論。 9. 不可畏懼挑戰:不害怕他人的指正,也不該懼怕改變或改進。 10. 不要求或逃避:不過度要求別人給你說話的時間,或過度被動不開口說話。 以上,透過不斷的練習,相信就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傾聽管理者,同時在團隊帶領上更充滿凝聚向上的力量。 傾聽, 溝通技巧, 人際關係理論, 管理, 組織文化, 主管
放大優點、活出自己
在職場,我遇過不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擁有成就的人,發現他們不一定都是天賦異稟或資質聰穎,但他們大多是有強烈意願想要成功的人。在他們身上,我發現,其實,成功並不一定落在優秀的人身上,成功是落在很想成功的人身上。 賴利•包熙迪與瑞姆•夏藍在其合著的《執行力》一書中說:「執行是一種紀律,是策略不可分割的一環 ( 是策略的根本)」。作者還提及:「沒有執行力,哪有競爭力!」 策略與執行力,如何善用,才能為彼此加分?有些人一輩子都在空想作夢,最後一事無成;有些企業每年花太多時間思索策略,卻未見執行後的競爭優勢。知而未行,仍是未知。知之真切篤實便是行,行之明覺精察便是知。 前奇異總裁傑克•威爾許的《致勝》一書中也說:「一份好的使命聲明和一套好的價值,會像一巴掌打在你臉上般,火辣辣地那麼具體實在。」書中也說:「披薩店的策略在哪?全都在醬料裡了!」「策略就是一種有生命的、會呼吸的、而且動態十足的賽局。」「如果你想贏,談到策略,務必少想多做。」 ● 不要怕辛苦,才有執行力 有一年,擔任幾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口試委員,席間,有機會聆聽到已逝的長者黃登源教授與席間友人的對話,饒富智慧,分享給大家。 忘了是因為什麼話題談及「辛苦」與「努力」,我覺得已經不是重點了,但是黃教授這段話:「如果你會覺得辛苦,表示你努力還不夠;如果你現在覺得不那麼辛苦了,是因為你努力後的結果。未來,接觸新的事務後,你又會覺得辛苦了,表示還要再努力。我聽完,心裏想著:「這就是為什麼有競爭力的人,終身總是不斷在挑戰新工作。因為有了新任務,就會再產生一段新的辛苦期,也因為有辛苦的過程,才會提醒自己要不斷學習與努力。」 如果辛苦+ 努力=10,那麼努力多一分,辛苦就少一分。所以,任何事如果覺得辛苦,不要再找任何理由埋怨,將這些時間花在自己做得還不夠的努力上,辛苦就會減少些! ● 執行力,來自常思考 ”下一步該如何?” 有執行力的人,遇到困難總想著下一步,該如何去解決?他們勇於承擔,將過程當作一種挑戰,他們更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解決。沒有執行力的人,遇到困難只想逃避、只想推諉,能少一件事、少點麻煩,何樂而不為? 天下文化出版的《虎與狐─郭台銘的全球競爭策略》一書中的「郭語錄」提到幾段有關郭董對「責任」的看法。「一個人是管理不好的,只有你用責任去嚴格要求,他才能做對的事情。」「責任,是管理的靈魂。」郭董更點出了爭功諉過的反思:「每一隻公雞,都以為太陽是牠叫出來的。」我想,如果有一天太陽沒出來,這些公雞也會推諉地說,都是別人忘了叫吧! 嘴巴常說:不可能、不知道、不清楚、不想動、不敢試、沒把握、沒經驗;心裡常想:怕失敗、怕犯錯、怕改變;怕挑戰,都是執行力的絆腳石。拋開這些心裡想的、嘴巴說的,執行力才會開始萌芽。 ● 執行力,來自正面思考積極樂觀 一個人要有執行力,除了要有目標清楚、方向明確、認真行動、全力以赴外,更需要時時保持正面的思考,降低不必要的爭執與空轉。 常看到一群優秀的知識份子,吵著要沒有標準答案的答案,爭議著各有道理的道理,搶著以自我利益為思考的利益,然後在不斷的引發紛爭、怨天尤人中,陷入空轉。筆者長期擔任企業管理顧問,最常問的一句話是:「What's next?」不論你們現在爭執的是甚麼,我想知道的就是:「下一步如何做?」「沒有正向的思考力,哪有正確的執行力」。 前Google 全球副總裁,現任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博士的《作21 世紀的人才》一書中提及:「消極被動的人常說:事情主導人;積極主動的人卻說:人可以主導或推動事情的進展。」「消極被動的人常說:我父母都有糖尿病,我也一定會患病;積極主動的人卻說:雖然父母有糖尿病,但只要多鍛鍊身體、注意飲食,就能降低得病的機率。」「消極被動的人常說:為什麼都沒有人意到我?積極主動的人卻說:我要學習如何受到重視。」 商業週刊在也曾經報導,正面思考的經紀人業績,比負面思考的人高出八八%;而負面思考者離職率是樂觀者的三倍。 ● 找出優點,擺對定點 一個組織總體最佳執行力的表現,並不是每個人都盲目地竭盡所能,或是每個人都無限制地發揮最大能量。一個組織最佳執行力的表現,應該是讓每個人在其適當的職場舞台上,發揮其特有的優勢,並適時扮演著關鍵角色。 「多元智慧」(Multiple intelligences,MI)理論為哈佛大學心理學家Gardner 教授於其著作《心靈的架構》一書中首度提出,當時包括七項智慧。1995 年,Gardner 教授再提出第八個智慧─自然觀察者智慧。Gardner 教授認為智力測驗(IQtest)並不能代表一個人解決問題或創新產品的能力,每一個孩子都具有八種智慧的潛能,家長和老師則是開啟(或不幸的關閉)孩子各項潛能的關鍵人物,這八項智慧分別是: 1. 語言智慧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2. 邏輯數學智慧(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3. 空間智慧(Spatial Intelligence) 4. 肢體運作智慧(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5. 音樂智慧(Musical Intelligence) 6. 人際智慧(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7. 內省智慧(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8. 自然觀察者智慧(Naturalistic Intelligence) 由於組織的每個員工都有其見長的智慧構面,故每個個體之智慧價值的衡量,均需以不同的智慧角度來檢視,才會具有實質的價值意義。而若將此多元智慧的觀念向個體之外延伸,其實不只是個體,就連企業、組織或部門都具備本身特有的多元智慧與多元價值(Multiple Values),如何讓多元智慧與多元價值在企業有需要時適時發光,才是管理者應該要具備的技能。 每個企業的員工,都有其獨特的優點與特質,一個好的管理者,應該學習如何去發現每個人的優點,放大每個人的優點,擺在對的定點,進而發揮其最大的綜效。 正面思維的主管,提供正確的行動方向;擺對位置的員工,發揮適當的行動力量。如此,企業不僅有了正向的文化,也將會有正確的執行力。 ● 放大優點、活出自己 許多人求學選擇熱門科系、工作追逐熱門產業,但當你一生都在追逐世俗的熱門,卻一直從事自己不擅長、不喜歡的事情時,如何有熱情?如何有動力? 你是在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夢想)努力,還是在為別人設定的指標(期待) 努力?你是要放下自己現有的" 好",去追求別人設定的" 好" ?還是可以放下別人設定的" 好",開始去貢獻你現有的" 好" ?放下別人幫你設定的" 熱門"與"正確"的路,找出自己有" 熱情" 的方向,放手投入,自然有機會走出一條全新的" 正確"的路! 有學生問我:「老師,上次聽您說,現在的您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且只享受放大自己的優點。想請問老師,年輕的時候,您曾經努力追求完美而懊惱過嗎?後來又是怎麼調適的呢?」我回答學生:「年輕時,常會因為一點失誤、缺憾而懊惱,所以,年輕時,我雖小有成績,但總帶點憂鬱!後來,進入專業的路上,逐漸被肯定後,有了自信,開始學會面對自己仍有很多缺點,面對自己本來就不完美。後來發現,即使自己有這麼多缺點與不完美,卻仍可以在專業舞台找到自己的天空,於是清楚,原來,人不一定要去將自己的不完美修成完美,人其實可以直接面對、接受自己不完美,然後盡情去找出熱情與放大優點,仍可以開心的找到自信的舞台。」 在《首先,打破成規─八萬成功經理人的共通特質》一書中,訪問了八萬個成功經理人的特質發現,他們的成功,並非來自他們想把自己打造成完美的人,他們只是盡情發揮自己的強項。他們的成功,是因為他們總是演奏著自己生命中最喜愛的樂章。 ● 勇敢作夢,放手逐夢 我總鼓勵職場上班族,想成為一個成功的經理人,必須先擁有成功的DNA。D 就是Dream,為自己先做個大夢;接著N就是Network,串連整合所有能幫你圓夢的人脈資源網絡;最後A 就是Action,成功沒有捷徑,就是去行動。擁有成功DNA,自然擁有執行力。 堅定一個夢想,一個自己願意花五年、十年,甚至一輩子去實現的夢想。讓自己作個大夢,大到讓旁人聽起來都覺得好笑的大夢。生命有了願意去追逐的夢想以後,每天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鎖事、雜務,甚至衝突與不快,都立即顯得微不足道,少了爭執、少了計較,就會多出許多時間去追夢、去行動。 朋友們,做個擁有積極行動與正面思考能力的人,找出屬於你自己的優點、發揮你最擅長的強項,保證人生「活」的很「快樂」、「行」得很「熱情」! 陳永隆 現職:交通大學兼任副教授
如何管理e世代?
在高速競爭的社會,許多員工都是年紀輕輕的六.七年級生,他們具有敢衝、勇於改變及創新的特質。 傳統的管理模式,威權的中央領導似乎不能套用在他們身上。 「E世代吸收資訊的速度相當快,而且只要激起興趣與樂趣,他們都會很努力的。喜好彈性與自由,加上能掌握新科技,讓他們在未來比較能激發創意。」 意藍科技執行長曾柏偉表示他觀察到的六年級後段班(指民國65年次到69年次)的一個現象。從交談中,在曾柏偉身上也同時看見典型六年級生的縮影,自信、渴望成功、勇於創造夢想、追求成就感的特質。 勇於表達的一代 現今產業當中,平均的員工年齡有年輕化的現象,這也是許多企業主津津樂道之事。許多企業為求增加產品與服務內容的創新,進用強調創意的e世代族群。然而為數不少的「草莓族」(意指外表光鮮,但無法承受壓力,稍微碰一下就爛了),卻增加了許多管理上的難度。 曾柏偉舉例曾有位新進的行政助理在收拾了三天的會議杯子之後,未與主管溝通即發e-mail給全公司要大家開完會後自己把杯子收好,不要放著給她收。主管和她溝通時,她說這項雜務不屬於她的工作範圍內,最後全公司都只好在每次開完會後把自己客人的杯子拿去洗。曾柏偉說六年級後段班是「勇於表達的一代」。 任職某家傳統企業的一位四年級生的高階主管則指出,e世代普遍具有及時行樂的特性,凡事要求及時回饋或立即的獎勵,不太容易接受公司的中、長期營運計劃或個人的生涯規劃;有別於過去四、五年級學生,先改變自己配合公司文化,取得公司和長官認同,再由公司給予實質回饋的思考模式。 e世代走入職場,也連動了管理者角色上的質變。上一代的威權管理由於資訊掌握在高階主管手中,因此這種管理模式可行,但在網路時代,資訊取得容易,主管如果自己不努力,懂得不一定比屬下多的時候,很容易被challenge。 面對這樣的一群世代加入職場,企業主管要如合因應並做管理呢?綜合企業主管及管理書籍,要與e世代溝通做管理,重點如下: 1.從聘雇開始即適度篩選,首重責任感 多了解其價值觀、企圖心、誠信、團隊精神,再決定要不要用,例如目前學生普遍作文能力不足,如需用到許多文字需求工作,可進行作文能力測試。「員工的敬業態度與責任感對於一個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資訊科技業來說速度是決勝的關鍵,員工如果沒有責任感,把該做的事拖延或是工作雖然做完卻品質不佳,都會對企業造成很大的傷害。」 2.將心比心,誠心溝通 對曾柏偉來說,跟員工溝通首先要先開誠佈公,必須在第一時間回e-mail,還要有開放心胸去瞭解他們。「wear his shoes是很重要的,在公司裡我也常鼓勵許多五年級的主管要先去瞭解他所帶的team在想什麼,否則很難帶到他們的心。」 3.工作執掌明確,訂出明確遊戲規則 e世代的人在民主環境長大,重視自我權益,最好將可能的狀況如必要的加班、訂單業務目標、行政工作等都溝通清楚,以免發生類似的尷尬事件或是造成人員的流動過快。 4.激發工作興趣,營造快樂有歸屬感的工作環境 e世代在職場上相當重視是否有歸屬感,有e世代的辦公室通常也比較活潑,同事之間感情好會互相約唱歌、烤肉或上健身房。主管應以「遊戲代替工作,鼓勵代替成功」的角色來激發他們。例如在面對一件很重要的案子,不一定要表情凝重地告誡:,反而若是以有挑戰有趣的任務去交付,大家一起思考如何去win。 5.善用優勢,主管要授權,讓其保有自主空間 主管要像球隊裡的教練,而非樂隊裡的指揮。資深的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主管就說,對於六年級生的工程師來說,主管的充分授權相當重要,給他空間,反而能讓他的幹勁與想像充分發揮,如果過度箝制,反而會有反效果。他指出,以國內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為例,每年不知有多少人擠破頭想進台積電,但就是有人在正式錄用工作後,發現工作氣氛相當緊繃,自我發揮空間較受限,竟然在工作四、五天後就離職。 6.及時鼓勵與公平獎勵 不能用經驗壓他。如果有表現良好的要及時鼓勵,另外也要注意公平原則,「千萬不要因錯誤獎勵一人而導致多人的挫折」,前微軟總裁現為普訊創投總經理范成炬如是說。 7.不要談太遠的願景 e世代的人重視「活在當下」,不必長篇大論地跟他們說公司的遠景,要如何地為他們規劃生涯,因為他們心中有一把自己的尺,也重視自我的充實遠超過對公司的認同。 管理學, 主管, e世代, 年輕人, 草莓族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