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如果你是UI Designer,下次一定要換台Mac

首先,這不是一篇廣告文。而是我在用了Macbook近一年後,發自內心的推薦。

在這之前,我是個純種的PC使用者。從高中的Intel 486 DX-33+MS DOS 6.X開始,到大學時把Pentium 266超頻成450MHz來做電腦動畫,研究所時期用遠端桌面遙控的NB寫論文,再一路到職場工作,我一直都是PC的愛用者,而且從未使用過Mac。之前也曾經聽過很多Mac user的使用心得,像是「用過就回不去了」,這種帶有濃厚情感的說法。只是姑且一聽,畢竟在自己真正用過之前,這些評論僅止於參考。    

然而,很妙的是,在用了Macbook近一年之後,我已經回不去PC,同時也開始鼓吹其他設計師換用Mac。原因無他,UI Designer應該主動去追求更多元、更極致的使用體驗,並且讓自己更懂得要求細節。像是買一台BMW,或是去杜拜帆船酒店住個幾天,都會很有幫助。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有效、更務實的作法,那就是擁有一台Mac。雖然比PC貴一點點,但是可以工作,也可以娛樂,還可以讓你體驗到世界頂級的產品與服務,並且把它吸收轉化成往後做介面設計時的最低標準。

如果你是UI Designer,記得幫自己買台Mac

親身體驗一下,什麼叫做系統層次的高度整合

做過介面設計的人都知道,碰到整合應用程式,或甚至是整合軟硬體的案子,通常會很有趣,但是也真的很難。困難的地方在於,要在一堆可能性跟限制中,找出真正重要的亮點,同時用很強的執行力,把這個亮點從軟硬體的底層開始,以一貫之,用力地徹底執行出來。用講的誰都會,但是真正做出來的卻很少。Mac在不少層面都做到了這樣的高度整合,而且還真的超好用。

我覺得最棒的例子是Multi-touch Touchpad。在硬體上,Macbook的Touchpad乾乾淨淨的,除了一個圓角邊框,以及略微凹陷的平面外,沒有其他的雜訊。在軟體上,這塊乾淨的板子,可以做10來種手勢操作,而且每一個手勢,都有對應且流暢的互動效果。

Scroll是當中最棒的手勢之一。兩根指頭點下去,上下滑動就好,簡單俐落,很容易轉變成一種下意識的肢體反應。換做是一般的筆記型電腦,你得「把滑鼠游標精準地移到Scroll Bar的拉桿上」,「左手按著觸控板的左鍵不放」,然後「右手上下滑動」。光是描述一次整個操作流程就覺得煩了,更不用說要每天重複Scroll個幾百次。

Exposé跟Mission Control的手勢,也是一絕。在任何時候,任何畫面下,只要四根手指頭往上一甩,就像是把桌上的所有東西往前一攤,所有開啟中的軟體,全部縮小攤開歸類好,讓你有個概觀,並且可以立刻做選擇。四根手指頭再往左右一滑,立刻滑到另一個桌面,就像從書桌轉身到側桌一樣,讓你可以從工作模式,立刻轉換成休閒模式。這兩個功能在一般PC上都有類似的替代軟體,但是切換得靠「Win+Tab」、「Alt+1」等複合鍵,需要額外學習記憶,耗資源,而且普遍缺乏流暢的互動回饋。實際使用起來,跟這種系統層次的整合還差得遠。

Mac的多點觸控好用到爆,但是綁死了專利,僅只一家絕無分號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系統整合之後的好功能,像是Dictionary。以前在使用PC的時候,要做英文拼字校正,得在Word裡面先打好文字,用Office提供的拼字檢查功能確認過,才複製貼上到其他軟體裡去。不然就是得安裝Babylon之類的字典軟體,遇到不確定的字就按滑鼠右鍵查詢一下。剛開始使用Mac的時候,我還很納悶,為什麼Mac上找不太到字典類的第三方軟體。結果,原來是Mac已經內建了一個跨軟體的字典功能。不管是瀏覽器、記事本,或甚至是專業繪圖軟體,只要是能夠輸入文字的地方,都可以即時做英文拼字檢查,實在很神奇。

唯有系統層次的高度整合,才會產生出這種「不廢話,用就是了」的使用經驗。從實務的角度來看,這些功能真是難做到死,但是好用到爆,你一定得自己親手試試。

寵壞自己的五官,讓自己更懂得嚴苛地要求細節

除了從大架構著手,去體驗一下什麼是系統層次的整合之外,Mac的很多細節設計,也可以作為介面設計時的參考。

聲音部分,Mac處理得頗為細膩。當你在靜音時插上耳機,會自動把音量打開;反過來,當你把耳機拔掉時,會再自動切回靜音,免得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爆出的聲音會去嚇到別人。這個設計說穿了,不過是個簡單的邏輯判斷而已,但是我在大部分的NB上,都沒有看過類似的使用經驗。

觸覺上,不論你用的是13″, 15″, 17″的Macbook,或是外接的Magic Touchpad,那片觸控版的觸感、顏色,跟按壓時的力回饋,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我記得在BenQ服務時,李焜耀曾經出了個難題給我們,要UX Team去研究一下,為什麼Nokia的手機鍵盤會這麼有質感。這個可真是個大哉問 (汗..)。結果經過仔細跟丈量與分析之後發現,原來Nokia手機上的每一個按鍵,它的行程深度、力道,以及按壓時的聲音,幾乎都是類同的。這讓你在按每一個按鍵的時候,都可以感受到一致的細節,不會有任何鍵特別大力,特別大聲,或是偏了一邊。這個要求放在不同尺寸的觸控板上,可就更難了。不過Apple做得真不錯,就算是把眼睛蒙上,大部分Mac使用者應該都還可以光靠觸覺跟聽覺,就辨識出哪一台是Macbook,哪一台不是。

視覺上,Macbook除了螢幕細膩、背光均勻等硬體優點外,軟體上的互動體驗,其實更值得去細看。不知道你是否有注意到,絕大部分的Mac OS介面,都是動態的。像是登入時,若是輸入了錯誤的密碼,輸入欄會左右抖兩下,感覺像是一個俏皮的小子,跟你說「喔喔,你搞錯密碼了呦!」。切換桌面時,整個畫面會先加速橫向移動,然後再緩緩減速直到定位,最後才把桌面的捷徑,以及視窗外圍的陰影套上。這些動態的細節,讓整個介面看起來輕快、優雅,而且充滿生趣。

這些聽覺、觸覺、視覺上的精鍊設計,平常得多看、多聽,多用。讓自己習慣於高水準的介面設計,並且反過來要求自己的作品與提案。

沒有相容性問題,反而有更多可能性

有一些問題,我猜你可能會想要問。首先,從Windows轉換到Mac,大概需要多久時間?我的經驗是,初步使用約兩天到一個星期,徹底轉換大概需要三個月。不過如果身邊有高人可以協助,例如推薦一些替代軟體,或是幫忙解釋兩個平台間的差異等,上手的時間會再短些。

再來,如果常用的軟體都在Windows平台,那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裝個Parallels Desktop,用模擬的方式跑Windows就可以滿足八成以上的使用需求,甚至可以跑Photoshop,不會有任何問題。但如果有更高的運算需求,像是3D電腦繪圖,那就靠Boot Camp裝一個乾淨的Windows,運作起來比一般NB強得多。

裝個 Parallels Desktop,應該可以滿足80%的跨平台使用需求

不要停,繼續去追求多元的使用體驗

雖然強力推薦UI Designer要擁有一台Mac,但是並不是要大家去崇拜Apple,把Mac當做資訊科技的唯一。Windows跟Mac兩個平台各有特色,而且可見的未來,誰也取代不了誰。所以,除非你的公司只做Mac Software的生意,否則還是保持中性,每一個平台都多去了解一下,多去熟悉它們特性與慣例。

就像Steve Job在1996年時,接受Wired雜誌專訪時所說的:「When you ask creative people how they did something, they feel a little guilty because they didn’t really do it, they just saw something. It seemed obvious to them after a while. That’s because they were able to connect experiences they’ve had and synthesize new things. And the reason they were able to do that was that they’ve had more experiences or they have thought more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than other people.」

主動去追求更多元、更極致的使用體驗,並且讓自己更懂得要求細節。不要停,這些都會逐漸累加成為往後設計所需的元素跟養分。直到有一天,你將會有能力去連接這些過去的美好體驗,並且反手去創造新事物。

那一天,將會是你一生當中,最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