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日本集合式住宅2

輕質隔牆與儲藏間結合設置充分利用空間
日本普宅以小戶型為主,其中集合住宅戶型面積一般在90平米以下,居住著工薪階層和青年家庭。由於特殊的區位和建築物資短缺等原因,日本在住宅設計和產品研發上追求精益求精,形成了長期堅持開發小戶型、注重細節且舒適的開發理念。

三居室是集合住宅的主流户型三居室是集合住宅的主流戶型

“日本小戶型開發建設有近60年的歷史,目前此類住宅設計已趨於成熟,中小戶型是日本集合住宅的主流戶型。”中國房地產與住宅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專家組長開彥說。

在開彥看來,雖然日本住宅產業化程序更為完善,產品設計更為人性化,但其開發的戶型面積大小沒有大的變化。”開彥指出,日本住宅開發主要是以家庭人口為標准進行戶型設計,目前日本的基本家庭結構為2—3口人,按此人口結構,三室戶成為集合住宅的主流戶型,而目前日本三居室基本上在80平米左右。

為節約土地,日本集合住宅的戶型多為瘦長型,具體表現就是套型多采用大進深、總面寬小的設計。較大三居室的面寬為8米左右,一居室二居室的總面寬一般在4.5-6.6米之間,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住宅面積。”開彥認為,在這一點上,與我國一味求大、求洋、求面子的設計有很大不同。

另據著名建築師、北京宏濟創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毛炳輝介紹,在日本人的居住觀念中,並不會因為身份或收入的提高,而在住宅面積上有所體現。“在日本的高收入家庭居住80-90平米的房子是很普遍的現象。”毛炳輝指出,日本集合住宅小戶型主要集中在40—90平米左右,其中一般一居在40平米左右,二居在60平米左右,三居則一般在80平米左右。不過日本住宅所指的面積是按房間的專有面積計算,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套內建築面積,因此日本住宅戶型面積一般比中國要多10-15平米。

日本森大廈株式會社為日本著名開發商,去年記者參觀該公司開發的住宅項目發現,該公司多名高管所居住的住宅也基本在90平米左右。

推拉門分隔室內可有效利用空間

目前,日本集合住宅由政府、“住宅公團”及開發商進行開發,多為租賃形式。

日本森大廈株式會社有關工作人員介紹,在日本傳統集合式住宅中,設計一般採用NLDK模式,即以L(起居室)、D(餐廳)和K(廚房)為住宅的基本要素,以起居室為中心,佈置各房間,連接n個臥室。這種類型的住宅通過標準化構件的設計和推行工業化的生產方式降低了造價,使大量生產和普及推廣成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住宅緊缺問題。由於臥室面積和個數的可變,可衍生出不同的類型來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這一形式直到現在仍為日本城市住宅的主流。

開彥介紹說,日本的集合住宅主要為框架結構,基本形式以外廊板式為主,也有一定比例的高塔,但最常見的是外廊內廊式住棟。套型結構大體是通道位於中間,臥室靠近住宅入口玄關附近,並不強求南向;住宅中部一般為衛浴空間和廚房,廚房不要求必須對外開窗;起居室則位於最南端,一般與餐廳廚房共同構成公共空間;和室(榻榻米)作為日本特有的第二起居空間,一般與起居室相鄰設置,用推拉門加以分隔,完全可以打開摘走,其空間和起居室連通,有效擴大了空間。一些房間可間接採光而不必直接臨窗,從而節省了面寬。

在戶型設計上,比起中國的住宅,日本的套型在功能分區上有三個特色,一是廚房位於套型中部,採用開敞或半開敞式,這是因為日本人在飲食上少油煙,不必對外開窗。二是衛生間在日本被細分為洗浴、洗面、如廁三個獨立的功能空間,使業主既擁有了完整的衛浴功能,又可多人共用,而功能間互不干擾,總面積較大,使用方便舒適,完全沒必要再安排另一個衛生間。 三是日本的住宅多采用框架结构,室内较少承重墙,轻质的隔墙、推拉门与壁柜等储藏空间结合设置,灵活且能充分利用空间,能够从不同角度满足居住者的需求。三是日本的住宅多采用框架結構,室內較少承重牆,輕質的隔牆、推拉門與壁櫃等儲藏空間結合設置,靈活且能充分利用空間,能夠從不同角度滿足居住者的需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