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點擊率的迷思

常常我們可以見到新聞媒體說道:「某某事件熱門程度,瀏覽人次已達數十(百)萬。」但真的是如此嗎?

一般媒體說的「瀏覽率、瀏覽人次」往往是不精準的說詞,一般說來是滑鼠按一下,click一聲的「點擊次數」,並非真正的「點擊率」,也不是點擊或瀏覽人次,這「點擊次數」就是「數位掩耳效應」下一個可以造假炒作的數字(計數器)。這個click的一聲幾乎是「數位惡質效應」的萬惡之首,「造假的點擊數字」曾經造成數位經濟泡沫化,危害造成全球海底光纜公司大量倒閉現象,造成美國及全球股災。為什麼呢?有這麼嚴重嗎?

原因是,當時網路流行初期,大部分的網路資源從純文字演變到圖文及多媒體網頁,各種網頁大幅生產盛極一時,這時候為了知道網頁的熱門程度及傳播率調查,因此產生了所謂的「點擊計數器」,但這種簡陋的統計程式,製造出虛榮浮華的假象,隨便一個不知名的網頁也有數十數百萬的點擊率,造成一片欣欣向榮的虛相。這個虛相玩弄了許多的「數字專家」,因此在這些「數字專家」的背書下,眾多網路公司如雨後春筍紛紛成立投入,股價也隨之飆漲,從此埋下禍端。

在這個web1.0年代,出現了一個弔詭的「點擊廣告」行業,有多少點擊可以兌換廣告金,於是產生了「點擊工讀生」,甚至組織成「點擊部隊」,或者後來的「自動點擊器」外掛程式,玩弄了許多經濟學家,讓「點擊率」變得「一文不值」,所以那些曾經被玩弄的專家,再也不相信「網路」這件事,導致網路公司完全泡沫化。

許多不肖媒體操弄「點擊率假象後」,又藉由其他媒體如廣播電視或報章雜誌,發放假消息引起關注後,才開始吸收真正的瀏覽注意力,當然之後要打上80%~99%的折扣,嚴格說,整個點擊一點意義都沒有了,因為如果該網站曾經受到監控軟體追蹤,這一切是可以被網路高手所踢爆的,這對某些媒體操盤手來說,還真是不利的消息啊!如果他有這個素養sense的話。

因為,到了web2.0思維,許多的監控程式可以分辨統計一個網址瀏覽的來源,同一個IP來源除了分辨更能過濾在統計之外。這是為了網站整體的效信度,例如Google所贊助的廣告計畫,只要同一個IP多點擊幾次,有「假造嫌疑」,那麼你的當月廣告統計就不算,即使是你不認識的IP來源也亦然。或許有人問,這樣是否太嚴格了,不過這是提升網路點擊真正價值的「一大步」,關鍵在於「誠實與努力」的行為與心態,才是web2.0的真正價值,這也是一堆商業利益掮客在「客制化」商機背後所忽略的「誠信」原則。

第二步,網路上的「人氣」與「停留時間」應該要並重,一個豐富內容的網站,並不是「把人騙進來就好」,這就時除了誠實之後,網路進化(淨化)的第二步驟。一個客人guest進來網站,可以仔細閱讀的「留客率」,正是下一步統計分析的要點,這是網路正面發展所樂見的,做到這兩步才算優質網站的基本合格,真正擺脫「點擊率的迷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